發布時間:2025-04-14
2024年以來,面對外部壓力加大、內部困難增多的形勢,中國證監會會同有關方面認真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資本市場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,扎實推進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實施,全力推進防風險、強監管、促發展,穩市場、穩信心、穩預期,資本市場呈現出積極而深刻的變化。
一、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系統性重塑
2024年4月,國務院出臺《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》,中國證監會會同有關方面制定修訂若干配套文件和制度規則,形成“1+N”政策體系,系統性重塑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和監管底層邏輯。這一體系涵蓋了從上市、交易到監管等多方面的規則調整,為資本市場的穩健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二、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取得實質性進展
2025年1月,經中央金融委員會審議同意,中央金融辦、中國證監會、財政部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、中國人民銀行、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《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》。中央金融辦、中國證監會出臺《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》,六部委聯合印發《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》,對構建“長錢長投”的制度環境作出體系化安排。大力發展指數化投資,權益類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(ETF)規模突破3萬億元大關。截至2024年末,證券、基金、保險公司互換便利累積操作金額超過1000億元,3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、增持再貸款(數據來源:中國證監會)。
三、發行上市監管進一步嚴格
首發上市新申報企業現場檢查、現場督導覆蓋面從原先10%左右大幅提高到不低于1/3。嚴格的監管措施使得企業上市過程更加規范,保證了上市企業的質量,從源頭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把關。
四、資本市場生態持續凈化
推動形成財務造假綜合懲防體系,嚴肅查處欺詐發行、財務造假、違規減持、操縱市場等一批大案要案,辦理各類案件739件(數據來源:中國證監會)。通過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嚴厲打擊,資本市場的生態環境得到凈化,投資者的信心得到增強。
五、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不斷提升
2024年,中國證監會會同地方政府全年走訪1622家上市公司;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,披露并購重組交易2131單;上市公司實施分紅2.4萬億元、回購1476億元,均創歷史新高(數據來源:中國證監會)。高分紅與大規模回購,不僅提升了投資者的回報,也彰顯了上市公司對自身價值的認可與信心。
六、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政策不斷出臺
出臺“支持科技十六條”、“科創板八條”等政策文件,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。2024年,辦結144家企業境外首發上市備案;交易所市場債券融資13.43萬億元,公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(REITs)市值創歷史新高;發布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意見,平穩上市15個期貨期權品種(數據來源:中國證監會)。這些政策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渠道與發展空間。我國資本市場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積極進展,未來隨著各項政策的持續推進與完善,資本市場將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。